近年来,涟源市委市政府为做好水文章,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加强对水源地周边及流域的生态环境守护,确保白马水库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高位推动 压实责任
近年来,白马水库管理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战略举措狠抓落实,依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成立了涟源市白马水库管理处“清源头、见底色、展形象”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修复水生态,共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白马水库。为让白马水库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水库工会定期组织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活动的身影成为水库一道靓丽的风景。
白马水库管理处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以问题为导向,全力守好生态底线,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严格保护。在水源地保护区边界设置隔离防护带、防护网,设立标识、警示牌,明确标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强化调度,层层压实责任,每天现场巡查,一天一调度,对标对表高质量整治,确保整治行动迅速有效。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法治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大主题日为群众提供政策解读和业务咨询,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法治意识,并依托乡镇(社区)基层网格体系,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治理知识,引导农牧民科学种植,减少化肥农药对水源污染。对群众反映的水源地保护问题限期办理、认真反馈,形成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强大舆论氛围。
为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在大坝、码头等人口密集区设立3块“保障饮水安全,树立维护生命健康”大型永久性宣传牌,设置42块永久性禁渔、水资源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区禁止游泳等宣传牌,控违拆违宣传牌4块。每年组织两次宣传车流动宣传、发放4000份宣传手册,并在人员集中地段张贴《娄底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向当地群众宣讲提高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发放3000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倡议书,倡议前来白马水库垂钓人员自觉保护环境。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使水资源保护政策得到库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监管 细化措施
落实日常巡查机制,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日常巡查力度,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整改,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及时全面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保证饮用水源生态环境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严格管控饮用水水源地周边项目环境准入,对饮用水水源地周围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从源头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定期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每天安排专人将库边的漂浮物打捞干净,大雨涨水后上游漂下来的大量垃圾用清洁船打捞上岸,再人工转垃圾车运走。定期开展“碧水支部”党日活动,号召水库职工进行志愿活动,对库区周边陆地进行垃圾清理,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每天安排专人对大坝至副坝进行巡查,劝导游人及钓鱼者垃圾入桶,及时清理游人留下的垃圾,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同时提升水库形象。进行增殖放流,着力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每年投资20万元,投放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大规格鱼种数万尾,补充和恢复孙水河及白马水库水生生物,以鱼养水、以鱼净水,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让“母亲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让水清鱼跃成为白马水库生态环境的鲜明标志。
严格制度 扛牢饮水安全防线
白马水库管理处成立了控违拆违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坚持“拆控并举、以控为主、以拆促控”的原则,开展不间断、全方位、高频率的巡查,对新增违章建筑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拆除”,有效控制了违章建筑蔓延,确保无新增违章建筑物。
白马水库管理处将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思想动员,加强责任落实,进一步细化措施,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构建“人水和谐境 秀美白马湖”的生态环境,绘制一张“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图卷。
文:彭冬汉 杨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