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地下涌出铁红色的水,周边田里也不长庄稼。经过治理后,现在水清了,鱼虾泥鳅出来了,禾苗也长得很茂盛。”娄底市新化县石冲口镇石冲口村村民唐胜协说。

石冲口村是新化县宏达煤矿所在地。煤矿关闭后,因矿井部分区域与地下水层联通,造成酸性矿井水涌出,污染农田和河流。2021年,娄底启动宏达煤矿地下涌水综合治理工程,应用帷幕注浆、隔水层再造、关键通道封堵、水化学场及微生物场等多场耦合控制技术,进行源头综合治理,涌水量以及铁、锰、硫酸盐等污染物浓度大幅削减,实现达标排放。

娄底曾是全国17个年产千万吨以上原煤的地市之一。随着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整,娄底分批开展小煤矿关闭工作。部分矿井因闭矿措施不到位,矿涌水污染问题突出。

前期治理中,娄底采用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末端治理方式,矿涌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存在建设投入大、运维成本高等问题。2021年,娄底成功申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城市。以此为契机,娄底开展关闭煤矿涌水源头综合治理,依托试验区建设技术帮扶和有利政策,整合规划30个源头综合治理项目,采用“分区管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优化、应急响应”综合治理模式,探索关闭矿井涌水污染治理新路径。

自试验区建设以来,娄底已有18个关闭煤矿涌水治理项目,争取中央地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6亿元。目前,宏达煤矿地下涌水综合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已完工,并取得良好效果,剩余治理项目正按照其技术路径与治理经验,高效有序推进。

 

文图:彭冬汉 杨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