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12月6日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年度目标决战动员视频会议精神,连日来,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对标对表年度目标,逐项逐级明确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工作措施,把面临的严峻形势化为挑战的动力,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百日攻坚的收官之战。
高度重视 快速响应落实
各地高度重视,及时向各地政府汇报了省厅会议主要精神和厅领导指示要求,黄石、襄阳、宜昌、荆门、黄冈、咸宁、天门等地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快速响应落实。
黄石市迅速召开全市空气质量年度目标决战攻坚推进会议,副市长王玲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履职尽责,成立专班、突出重点、强化督办考核,科学施策精准治理,抓好源头全方位管控,全力以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筑牢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攻坚合力,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丰雷赴市局召开大气冬防调研座谈会,他要求,要坚定不移开展好蓝天保卫战百日攻坚。要坚持科学、精准治污,充分应用“人防+技防”的科学手段,达到预期的目标。要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补齐短板、强化执法,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年度目标任务。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注重发挥宣传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浓厚氛围、凝聚共识。
未雨绸缪 提前会商研判
各地未雨绸缪、主动作为,提前开展会商研判,做好污染天气应对部署。
武汉市邀请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一市一策”专家团队研判形势,预测近期全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全力做好相关应对工作。襄阳市迅速召开会议,与生态环境部规划院专家等分析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对襄阳市冲刺年终目标提出针对性建议。
荆州、孝感、咸宁、随州、恩施等地多部门联合召开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形势研判会议,就新一轮污染进行会商分析,加密会商频次,严阵以待,视情启动应急措施。
十堰市全力加强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统筹调度,实行四个集中,即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组织、集中调度,强化责任管控;突出四个重点监管,即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时段的精细管理,抓实主要矛盾;落实好四个清单,即重点污染监管清单、重点企业分级管控清单、污染源减污清单、应急响应措施清单,加强精准管控;执行四个每天工作机制,即坚持每天会商研判、每天预测预警、每天汇总通报、每天督导执法,加强科学管控。
图为十堰市生态环境局现场监督检查
专项行动 实现精准管控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关于实施重点监管企业重污染天气高发期精准减排(试行)的通知》,12月6日至10日第一轮实行,各县市区分局派出专班现场督促102家重点监管企业落实减排措施,做到每日全覆盖检查、每日报送落实情况、每日跟踪评价减排效果。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执法支队组成3个检查组督办落实情况,厅大气处、“一市一策”驻点专家组、环科院到重点企业调研指导精准减排措施落实。此外,宜昌市持续开展“4+1”强化巡查管控工作,强化对工业源、扬尘源、生活源、移动源、秸秆禁烧等污染源管控措施。
鄂州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带队于7日夜间开展移动源执法检查,会同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委等部门在江碧路公交二场路段联合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对夜间超载超排重型货车进行执法检查,对重点企业开展夜查。
图为鄂州市生态环境局对重点企业开展夜查
咸宁市印发了《关于开展咸宁市2022年空气质量年度目标决战攻坚的通知》,全面启动重点涉气企业专项巡查,市生态环境局与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动,强化扬尘管控,加大建筑工地扬尘巡查力度,并在扬尘污染较为严重路段增加雾炮车降尘频次。
荆州市组织公安、交通、城管执法联合会商,调整制定了市中心中城区货车通行管控通告,明确了重点区域禁行、限行规定,并印发通知。
恩施州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帮扶执法监测和柴油车路检路查等工作,就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下一步,全省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将下硬茬、出实招,坚决把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完成蓝天保卫战百日攻坚目标任务,为明年空气质量改善“开门蓝”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