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坚持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中之重,蓝天保卫战取得全面胜利。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多项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比2015年分别改善38.0%、33.7%,空气质量优良率比2015年提高6.6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在完成国家、省目标基础上,历史性的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2012年国家实施新标准以来最优水平。

完善政策制度,压实各方责任

为防治大气污染,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从燃煤污染治理、清洁能源推广、扬尘防治、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方面发力,全面开展工作。

青岛市制订并完善了《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青岛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连续多年把大气环境质量指标纳入全市综合考核体系,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生态补偿、燃煤锅炉限批、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削减等多项制度。

从2019年10月起,青岛市坚持"每周通报、半月调度、全月考核"的大气污染防治调度推进"新机制"。"新机制"首次将具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的区市、部门、镇(街道)及相关单位全部纳入成员管理范围,统一要求、统一监督、统一考核,严格实行大气工作分级排名管控措施。市政府每半月召开一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各区市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通报突出问题,对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区市、部门、镇街,采取预警提醒、约谈、问责、派驻帮扶等措施推进整改落实。截至目前,通报并解决大气污染问题2000余个,有效压实各相关单位、各区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调整优化结构,实施精准治污

青岛市出台《青岛市2019-2020年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强化攻坚20条措施》《青岛市2021年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攻坚30条措施》等文件,从抑尘、控车、压煤、减排等重点方面全力攻坚。

青岛市明确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各方主体14项责任,细化防尘降尘30项措施,提升扬尘管控10项标准。全市具备条件的715条主次干道机扫和冲洗(洒水)率均达到100%,创建深度保洁道路377条,全部达到高标准。淘汰国三营运柴油货车21000余辆,累计发放补贴2.37亿元。大幅提升青岛港水路、铁路集疏港货运比例,减少柴油货车集疏港运量。7个涉农区市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生物质则生物质"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建设,累计完成改造19.27万户。"十三五"期间,共整治"散乱污"企业3070家,完成1242个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减少1.5万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2441张,登记管理20130家,实现了"排污许可全覆盖"。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工作,7年来共向各区市发放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超过2亿元,在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性、针对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不同季节污染物排放特点,青岛市分时段突出治理工作重点。夏秋季重点抓好臭氧污染防治,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强化管控,实施有组织与无组织协同减排,切实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全面完成山东省下达的"十三五"期间减排30%的目标任务,有效遏制近年臭氧浓度上升的趋势。秋冬季重点抓好颗粒物浓度控制,连续多年采取"1+N"的方式强力推进,以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国三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重污染天气应急等工作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联防联控,全面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信息公开

青岛市充分运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出租车道路扬尘走航监测系统、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系统、建设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渣土车AI智能识别管控系统、黑烟车监控系统、机动车道路遥感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方面,青岛市2018年就实现了全部142个镇、街、功能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全覆盖。出租车道路走航监测系统充分利用出租车运行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监测结果不受人为干预的特点,实时监测机动车道路PM2.5、PM10的污染情况,通过24小时连续监测及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位置、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云平台,再将数据统一处理绘制生成城市颗粒物分布图,直观呈现道路周边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形成实时局部污染报警系统,相关责任部门会对问题路段的道路积尘、周边工地、渣土车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督促落实解决,精准施策,形成工作闭环。

青岛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热点问题,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网络在线问政等形式,积极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宣传。组织开展公众易参与、乐参与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依托青岛市"碧海蓝天"环保宣讲团、环保志愿者的力量,深入扎实开展生态环保宣讲活动740余场次,受众30余万人。利用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做好活动的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和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气污染治理主题文艺创作,开展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开放工作,同时将环保设施开放活动和环境教育基地公众开放活动相结合"搬"到线上,在网络平台发布"云开放"活动26期,累计阅读量突破50万人次,有效促进公众参与,提高全民大气污染防治意识,传播生态价值观念,弘扬生态文化,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文/青岛市生态环境局 郭钊敏 刘奇 葛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