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壳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都匀市城区以西约20公里处,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有原始森林3万余亩,最高峰螺丝壳海拔1738米,时有云海滔滔,绵延数十里。保护区内有大小溪流30余条,是清水江等河流的重要源流之一。
拆除现场
2019年5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指出,“螺丝壳风电场项目部分风机位于黔南州都匀市螺丝壳水源涵养林县级自然保护区内,并涉及核心区和缓冲区。对此,都匀市政府以调整保护区总体规划代替问题整改,将部分核心区调整为实验区,甚至调出保护区”。黔南州高度重视,照单全收,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务实的作风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拆除前
拆除后
2019年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亲自督促、亲自协调,定期听取螺丝壳风电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都匀市委市政府与贵州风电分公司联合成立中央环保督察螺丝壳自然保护区风电设施整改工作协调工作专班,负责全面统筹调度螺丝壳自然保护区风电设施整改有关工作,形成了“州级督促协调,县级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都匀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重任,亲临整改一线进行指挥,研究讨论风电场项目拆除、运输、堆放、异地迁建等相关事宜,制定了风电场拆除、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等方案,全力推进螺丝壳风电场问题整改。
拆除后
2020年6月,螺丝壳风电场正式启动拆除工作。2021年4月,25台风机、风电场升压站办公用房及配电设施全部拆除完毕。风电场拆除后,立即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作,共覆种植土21719m³,播撒草籽90000㎡,种植杜鹃55528颗,同时对绿植进行养护,使其发挥长期稳定的水土保持功能。目前绿植长势良好,植被恢复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黔南州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今后,黔南州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建设绿色新黔南”目标,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始终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奋力打造“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来源:黔南州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