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是“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竞赛”的第三天,有缘近距离接触这支“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感受他们“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在环境保护事业中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受他们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来自他们身上那种矢志不渝,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力量。
在河南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竞赛现场,一支身着天空蓝制服的队伍,悄然出现在了井然有序的厂区,他们携带着红外热成像仪、风速仪、PID、FID分析仪等执法装备,奔向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战场”,他们通过对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企业全过程、清单式现场执法检查,来验证他们快速发现违法行为、固定证据、规范记录的能力。
他们考验着自己,天气也在考验着他们。
竞赛这三天,“秋老虎”愈发肆虐,燠热的高温天气,使每个参赛队员和裁判都汗流浃背。
我们跟随常规组的一组选手,来到四号氨纶车间。选手们携带着调试好的红外检漏仪、PID准备进入车间进行现场检查。
20分钟计时开始,选手们在这个环节,要在四十多度高温的车间里,进行现场监测。参赛选手要规范使用PID对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情
况进行现场监测,准确描述有关环境问题并使用防爆相机拍照留存。
脸上的汗珠,湿透的制服,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们一丝不苟的操作。而同样被汗水浸透衣服的裁判,绝不会手下留情,严苛地控制着比赛时间。
这组三门峡的选手走出车间,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汗水,
说“一年一度的技能比武竞赛,比平时的现场检测更加严苛,让我们潜移默化的提升了执法检测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些先进的装备”,他自豪地拍了拍手里的仪器说:“它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执法利器”。说完他们又毅然地走向了下一个环节的比赛场地,开始了在烈日暴晒下20分钟的罐区漏泄检查。
接下来的20分钟就是认真填写现场检查记录表。
在三号氨纶车间,专业组正在进行现场检查,三号排放口的现场监测也正有条不紊,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这时,一辆救护车驶进厂区,“又有选手中暑了”,然而,对这支“铁军”来说,顶骄阳冒酷寒,他们习以为常。
我们不禁对他们生出了由衷的敬意。
文/李金民 王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