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为新时代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和活动日益增强,创新引领作用逐渐显现。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分公司代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党委书记韩峰表示,建议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有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有效贯通。
韩锋说,目前,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活跃程度不如非国有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识不足,未能形成中长期支持科技创新机制;部分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底子薄、基础差、研发能力有限,不少大型国企甚至没有内部研发机构;创新资源不足,尤其是研发投入不足,一些大型国企虽然营业收入体量大,但是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值;创新人才短缺,人才机制僵化,创新激励和活力不足;与科研机构关联度低,实验室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产业化技术。
对此,韩峰建议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有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等各类创新有效贯通,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一是利用好企业内部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的内部研发机构,熟悉本行业特点、贴近生产实际、了解用户需求,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终端市场需要科学选题,充分发挥贴近生产一线的优势,注重科研大项目与改造小课题、基础性长线课题与短平快解决难题、技术开发硬课题与技术咨询软课题相结合,形成创新资源高效利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机制务实有效的生动局面,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运用好企业外部创新资源,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力度。国有企业要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开放合作搞创新,发挥好各自优势,积极引进实验室基础性成果,通过企业内部科研机构二次开发和工程化放大,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和可行性,真正实现科技成果工业化实施、商业化运行。持续加大高层次、专家级人才引进力度,做到引得进、育得强、用得好、留得住,同时通过合作开发、联合培养、共建创新平台等形式,提高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关联度,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效贯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文:韩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分公司代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