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国帅

“2021年,聊城市主要污染物中PM2.5年均值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8%;PM10年均值浓度为8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6%;N02年均值浓度为32立方米/立方米,同比改善5.9%;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6.3%,同比改善5.4%;环境空气质改善量综合指数为4.89,同比改善9.8%。”

这组数据是山东省聊城市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情况,主要污染物指标持续改善,蓝天白云不断增多的背后,是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

作为聊城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大气环境管理的科室,大气环境科全力以赴、全线压上,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攻坚,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成效显著。2022年1月1日,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

发挥牵头作用,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为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统一监管作用。起草印发各项重点任务方案,压紧压实各级各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强化对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职责落实情况的监督问效,督导调度百日攻坚战等重点工作。每月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形成报告,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汇报。敢于动真碰硬。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补充完善《聊城市乡镇空气质量排名考核奖惩约谈问责办法》,对生态环境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2021年,先后4批次对10个县(市、区)进行约谈;先后10批次对55个乡镇(街道、园区)进行约谈。制定《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加快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在2020年完成1556家涉VOCs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的基础上,2021年继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工作,103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全部完成了深度治理,78家涉VOCs企业完成了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整治,开展全市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无组织排放源全面排查、整治,完成563家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扬尘源深度治理。不断巩固煤炭锅炉整治成效,淘汰2台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至此聊城市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面完成淘汰。综合整治扬尘污染,在督促住建、城管等部门做好工地、渣土车等扬尘管控的同时,强化督导检查。

做好精准管控,不断提升科学治污水平

坚持以“党建+攻坚”为抓手,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开展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大排查大整治和为期50天的“零点”行动,切实遏制夜间两项颗粒物因子突高问题,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针对今年沙尘天气影响频繁情况,积极协调住建、城管等部门,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加大日常雾炮和洒水力度,确保降尘措施落实到位。针对工作不到位、降尘超标等问题,依规启动约谈程序,督促整改落实。针对夏秋季臭氧污染突出问题,开展加油站专项检查行动,并在全市571家加油站开展错时加油、卸油工作;高温时段对化工石化企业、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实施差异化管控,建立臭氧污染企业错时生产制度;先后实施并开展了工业涂装行业、包装印刷行业集中专项检查行动。

为提升科学治污工作水平,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积极联系“一市一策”专家团队,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借助专家力量为聊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诊把脉”。与聊城大学合作,持续提高源解析能力。在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实施“一站一策”,制定精细化管控方案,并每周结合气象条件、污染情况变化及时更新,确保重点区域精准科学管控。每周召集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分管领导和空气站站长参加大气污染防治分析研判会,总结经验教训,对落后地区加强分析研判和指导帮扶。出台利民惠民政策,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在2021年继续实施秋冬季居民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惠民利民政策,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原文刊登于《中国环境监察》杂志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