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八轮次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这是继今年3月江西省蓝天保卫战新余监督帮扶之旅后,第二次走出江西,奔赴盐城开启蓝天保卫攻坚战的监督帮扶之旅。

2019年2月17日,我曾受命远赴河北邢台,参加了第十八轮次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帮扶行动,与江苏盱眙的杜国庆、黑龙江佳木斯的郭大鹏一道组成了邢台第十检查组,针对任县、南和县区域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执行情况着手强化监督帮扶。凭着娴熟的检查技能,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我们洗尽雾霾,直面陌生,一路风尘,共检查点位144个,发现涉气环境问题49个,被采纳11个,点穴查摆突出问题3个,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获得生态环境部的通报表扬。

“打好‘预防针’,增强‘免疫力’”。5月30日,我们抵达盐城驻地后,当晚就组织学习有关监督帮扶的“应知应会”,并“约法三章”明规矩、知敬畏。通过学习,强化了监督帮扶的纪律保障,明确了监督帮扶的重点方向,探讨了监督帮扶的方式方法,为顺利开展监督帮扶工作做好了相应的思想、技术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圆满完成这次监督帮扶任务,组长组织全体成员对所携带的FID、红外热成像泄漏等便携式监测仪进行操作示范,让每位成员将关键技术烂熟于心,在开展帮扶工作时能熟练运用,最大限度地缩短“磨合期”。

在射阳县纺织染整产业园帮扶某企业过程中,发现该企业有个废气排放口正在排放黑烟,经核实是生物质锅炉废气排放口排放的黑烟。经进一步勘察,因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处理设施未正常开启,导致生物质锅炉产生的烟气未经除尘处理,直接经废气排放口排放。随即对废气排放口开展监测,因废气排放口没有建设采样平台,帮扶人员在站在炙热的烟道上开展监测。经监测仪器分析,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严重超标。在查阅企业的环评审批相关资料时,环评批复上已明确,由园区大型供热公司统一集中供热,但企业擅自建设了一套生物质锅炉用于生产供热,且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针对此状,我们立即向企业负责人进行现场普法,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

在为期10天的监督帮扶中,队员们像高速旋转的陀螺,满负荷、高强度的运转,加之天气炎热,不服水土,一些队员身体出现了“不适症”,但他们“轻伤不下火线”,不因小恙而懈怠,经过短暂的诊疗吃药,顾不上打点滴、住院修养,又投入了紧张有序的监督帮扶行动。

“慢工出细活”,三次异地帮扶经历,感触至深的是“做好监督帮扶‘后半篇文章’,最能考验执法者的‘耐磨力’”。作为在一线环境环保执法人员,“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洁身自好才能底气足、说真话,不仅要守好底线、不越红线,还要善于沟通交流,消除管理相对方的对立情绪,不断增强价值认同、思想认同、理念认同、情感认同,画好“同心圆”,凝聚企业力量共同守护护蓝天碧水。为此,既要做好服务为企业释疑解惑,又要坚持严格执法“洗好牌”。对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不是“一罚了之”,而是通过释法明理,让业主懂得“守法者左右逢源,失信者处处碰壁”的道理,并积极为企业整改措施出谋划策,督促企业主动整改,变“要我改”、“被动改”为“我要改”、“自觉改”。

三次帮扶,行程万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环保执法帮扶,既提升了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也加厚了环保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基本信任,建立起了亲清的政商关系,优化了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我们坚信,若彼此双向奔赴,未来必将可期!


文:徐旺春  景德镇市乐平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