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云南省生态环境工作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答 

过去一年,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整改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服务经济社会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2023年,云南省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5%、位居全国前列,保山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被国务院通报表彰,曲靖市入选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持续推动劣Ⅴ类水质断面脱劣攻坚,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4.1%、创历史最好,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稳中向好,六大水系出境跨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100%达标,赤水河(云南段)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1.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0%,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

为服务经济社会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积极打好环评要素保障攻坚战,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六个在一线环评服务”。2023年,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3120项,预期投资6045.08亿元,审批时限压缩了63%;同时,积极把好“五大关口”,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严格环评准入,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助力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工作中,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3年,云南省成功举办了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和COP15主席团会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持续巩固提升。新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创建数量为历年最多。不折不扣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被列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效正面典型案例。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