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国务院颁布《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一年来,重庆聚焦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将治污攻坚战不断向纵深推进,推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贯彻在重庆落地见效。

开放区焊接被罚2万元

2021年6月8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现场检查时发现,重庆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按照该单位排污许可证规定在焊接操作台作业,而是在车间开放区域进行焊接作业,导致焊接烟尘废气散排,构成了污染物排放方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的环境违法事实。

鉴于执法人员复查时,该单位焊接车间已对开放式焊接作业区废气进行收集集中排放,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根据《重庆市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决定对该单位依法从轻处罚2万元。

这是重庆持续开展排污许可执法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2021年,重庆督促指导各区县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问题突出的排污单位开展排污许可监管执法检查,依法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督促企业按证排污,守法排污,共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专项检查2505家次,发现问题96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2件。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协同配合,办理了“重庆康戈尔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无证排污案、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污染物排放口数量与排污许可证规定不符案”等案件。

强化完善许可监管机制

大案要案的成功办理,得益于重庆建立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一证式”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全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质量、执行报告审核指导工作的通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核发、证后执法检查等环节的有效衔接,督促排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持证排污、按照排污、依证监管。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6677张,其中重点证1581张,完成网上排污登记55665家。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一年来,重庆着力推进全市生态环境普法与守法工作,强化系统内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培训,结合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骨干培训班、执法大讲堂等活动,邀请专家、执法骨干宣讲《排污许可条例》最新要求、典型案例,印发《重庆市排污许可现场检查指南》,为基层执法人员提供可借鉴、可遵循的操作手册,夯实依法执法的基础。其次是加强企业、行业守法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发放法律法规手册、“三送”(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点对点”帮扶指导,引导企业知法、懂法、守法,深入贯彻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相关要求,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保驾护航,筑牢全民守法的堤坝。此外,还制定《重庆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通过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微信等渠道收集各类违法排污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功能。

通过排污许可监管执法,企业按证排污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74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6天,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评价空气质量六项指标连续两年全部达标,土壤、声、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文/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