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海盐县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以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工作为契机,全方位提升队伍执法能力建设,成功创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单位。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为打造杭州湾面海第一城增绿添彩。

优化机构设置 加强队伍建设

按照“本级+中心分队”方式,成立四个中心分队和一个机动分队,根据实际执法情况,科学规划队伍执法力量,提升全域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健全县级执法机构运行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优化执法人员配置,积极推进执法大练兵活动,已制定执法大练兵活动方案,按照“全年、全员、全过程”要求,结合日常执法监管工作,常态化开展执法大练兵,选送1名执法骨干参与全市执法大练兵,在全省执法练兵实战比武中获个人三等奖。

2023年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925人次,检查1013厂次,查处违法案件11件,其中1件不予处罚,2件拟处罚款1万元,以基层工作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

创新数字赋能 提高执法效能

平衡优化营商环境和保持环境监管力度之间的关系,在不增加排污单位迎检负担的同时,加强环境监管。

除案件办理、信访调处等外减少即时检查频次,日常检查主要以本部门和跨部门双随机抽查的形式开展,每月完成双随机抽查不少于105家。充分利用E企管系统监管功能。二季度已完成各类线索推送掌上执法核查31家次。利用在线监测系统、用电工况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平台开展非现场检查,二季度以来,执法队已开展两轮次60家次正面清单企业的在线检查和45家次其他企业在线检查。

同时,每日进行一轮在线监测系统巡查,每周开展一轮用电监控和视频监控巡检。通过各类非现场监管发现违法线索2个,均予以立案查处。同时,减少对企业的现场打扰100余次。

规范执法行为 提升执法能力

2023年组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开展水质采样证持证上岗考试,邀请嘉兴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对参加考试人员开展理论知识指导,重点围绕污染源和地表水水质采样技术规范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现场实操演示,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水质采样操作技能水平,进一步熟悉掌握采样技术规范、有效固定现场证据。

此次共有10名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参加市考核组开展的理论知识测试和现场实操考核,对污染源和地表水水质采样前期准备、器材如何正确的使用以及操作规范;采样要点、记录规范填写;水质采样过程中固定剂添加、样品的封装、记录、标识等具体事项的认识有了全面提升。

深化行刑衔接 强化执法力度

持续深化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召开公检法环联席会议3次,组织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干扰在线监控数据等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2022年5月8日,执法队联合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对嘉兴绿源佳科技有限公司非法处置、倾倒危险废物案进行联合办案,逮捕1人、取保候审3人。

2022年5月24日,执法队联合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生态环境监测站等对桑德兰紧固件(浙江)有限公司通过稀释方法干扰在线监控数据案进行联合检查办案,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审2人。

上述两起案件均已到检察院起诉阶段。执法队通过今年的联合办案,有效震慑了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起到了明显的警示教育作用。

落实平安生态 解决群众问题

2023年1月-9月,共受理海盐环境相关信访16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7%,及时处置率100%,群众满意率95%以上。

坚持畅通信访渠道,以“12369”网络举报、“12345”县长电话、“110”24小时值班电话、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公开受理群众的环境投诉,解决环境纠纷。

做好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生态环境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环境风险源企业、重要工业园区以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重点点位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开展涉危险废物企业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重点产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贮存情况、“一案一池一阀”等重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排查,共排查企业90家次。



文/浙江省海盐县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