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明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机遇,不断完善生态制度、提升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践行生态生活、培育生态文化,加快推进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并积极探索了一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203250852024

湿地公园生态底色愈发亮丽

2018年12月,朱湖国家湿地公园获国家批准。园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特色明显、亮点突出。其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森林覆盖率26%,大气环境优良,成为湖北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域。

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主要有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公园有生态保护区3361公顷,恢复重建区1158公顷,科普宣教区271公顷,合理利用区337公顷,管理服务区29公顷,分别占公园总面积的65.19%、22.46%、5.25%、6.54%和0.56%。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现有各种植物259种,野生动物194种,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孝南区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孝感南部湖乡的传统文化积淀,赛龙舟、采莲船、剪纸等民间文化活动在这里都有较好的传承。同时,朱湖也是全国农田综合整治示范区,优质高产的糯米之乡、莲藕之乡,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渔业、龙虾养殖示范镇,也是孝南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宣传的主阵地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3250852022

同时,孝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重视国土绿化事业发展,目前正大力实施“碳汇林”项目建设,全域种植面积计划达到1500亩。项目顺利通过确权后,可启动降碳交易,从而进入市场,扩充“绿色资源”。

清洁能源产业愈发成熟

坚持利用清洁能源是社会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关键,用活用足太阳能是实现绿色能源结构升级的有力抓手。

对此,孝南区与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知名清洁能源企业强强联合,实现了区内九大工业园区(厂房)安装光伏发电装备和设施全覆盖。

目前,孝南区已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光伏太阳能板110万平方米,预计发电48万度,主要惠及孝南生活用纸制造业、包装用纸业、森工制造业、钢铁业及食品加工业共五大行业60余家企业。2022年拟完建并投入使用70万平方米光伏太阳能板。

此外,孝南区积极履行节能减排义务,结合乡镇生态环境特点,与渔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扩大供电可再生能源比例,打造地面光伏生态绿色项目。计划启动总规划占地面积约8000亩,总投资20亿元的孝南区三汊镇400MW渔光储一体化发电建设项目,开发架高式(打桩式)水面光伏发电站。通过在水上发电,水面种养殖,终止传统渔业养殖投肥模式,使种养水质得以自然净化,从而改善水体水质。预计减排废水400万吨,实现野猪湖目标水质提升再上新台阶,达到孝南区提速绿色发展,降低能源消耗的预期目标。

集中供热建设愈发主动

孝南区充分认识到“双碳”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计划实施金凤凰产业园集中供热系统建设,依托“良币”型成熟造纸企业综合优势,提升其热电能源利用率,提高供热质量,“以点带面”服务孝南高新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生活。剔除“劣币”污染源(30蒸吨以上锅炉5台),可节煤15000吨,减排二氧化硫187吨、氮氧化物235吨,为绿色型发展企业腾出“硬空间”。

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孝南区践行“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达目标。下一步,孝南区将坚持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跻身全国生态文明范区接续努力。


(文/刘哲 代汉群)

(图/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孝南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