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突出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以“枕戈待战”为练兵目标牵引,全程融入“铸、创、管、服”的崭新治理模式,大胆探索出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工作闭环,为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在基层单位的落实闯出了路子。
多年来,辽阳市生态环境局突出政治建队,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并以“铸、创、管、服”的治理方式进行细化考评,持续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把执法大练兵引向深入。在“铸、创、管、服”中,第一要义是铸魂,核心是执法练兵,基本要求是管理和服务,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体推进。“铸”,就是铸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党组织,必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执法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他们通过参观驻地的李兆麟、白乙化和雷锋纪念馆,以及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干部职工对照英雄模范找差距,汲取力量,激发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的巨大热情,让党员干部成为:“平时看出来,关键时候站出来,危难时刻豁出来”的榜样,普通群众可以信赖的主心骨。执法队伍以激情满格的状态、主动作为的实干、敢于碰硬的担当,聚焦问题知难而进,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贯穿生态环境执法练兵的方方面面,以各项工作的高标准落实服务高质量发展。
“创”,创新执法大练兵新思路,构建执法新格局。执法大练兵将不再是某个人的单枪匹马作战,也不再是某个部门的单一执法行为,而是涉及整个系统的全员全装全要素全过程参与到执法大练兵的综合管理行动当中,让每一位执法人员在深刻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义,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熟悉掌握大气、水、土壤等各项环境质量管控的指标要求的同时,处理好环境执法和改善营商环境的关系;让每一位执法人员不仅会熟练使用上级配发的所有装备,而且要练就火眼金睛发现问题,清晰梳厘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和个别人办“人情案”的关系;懂得真正通过执法大练兵行动锻造每一位执法人员全面素质,造就新时代环保人全面素质形象。以微课教学牵引下,他们对上级配发的装备器材性能有了全面了解掌握,让人装结合更加紧密,新装备合力生成周期明显缩短。实际演练中,他们一边运用微课研究成果,一边查漏补缺,推动业务训练、新科技运用的能力不断提升。事实证明,在办公室里、材料堆里培养不出干将,环保铁军理应在执法实践的洪流中淬炼。只有这样才能为辽宁全面振兴三年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态力量支撑。
“管”,执法队伍内部的严管厚爱,对污染企业的严控、零容忍。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唯GDP前提下,对企业的各种违法行为的听之任之或者是沆瀣一气利益共同体,优化营商环境,是在执行国家统一产业政策标准下,按市场主体准入原则对企业进行公平公开的礼遇,而不是任人唯亲基础上的胡作非为。辽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面加强一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水平。重点突出执法人员举止形象、言行规范、作风建设、组织纪律等综合素质,让执法人员在复杂的社会中,自觉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不偏离初心使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服”,服务人民,服务企业。在新的时代,人民群众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向往就是我们环保事业方向,改善生态环境就是环保人的使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始终将帮助和服务企业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执法大练兵的触角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和环保思想上的偏差、行动上的滞后,通过对口帮扶,解决企业环保瓶颈问题。上半年,全系统共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2300多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多件。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9个,开(复)工率71.8%,其中工业项目占比35.3%;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293.4亿元,同比增长46%。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辽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牢记 “国之大者”,积极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用辛勤工作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辽阳生态画卷,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用辽阳之变回应人民之问、时代之问。2023年前七个月,全市空气质量稳定向好,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172天,全省排名第4; PM2.5浓度均值36.2微克/立方米。水环境质量持续达标,国考断面水体优良比例达到75%。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防治深入推进,全市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一直保持100%。按期完成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年度工作任务,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治。
作者:张利军 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