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公共性、高危性等特点,通过加强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工作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环境应急人员的预警及应急能力来减轻其造成的危害。

为切实维护区域环境安全,有效管控环境隐患风险点,坚守环境安全底线,近日,安徽省宣城市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青年党员先锋队组织对宣州区辖区内化工农药企业开展环境应急管理走访帮扶。

未雨绸缪,提前部署下好“先手棋”

对风险源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突发环境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风险源存在,就有一定的几率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因而环境应急能力的建设也是环境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召开走访集中培训,对此次走访帮扶的任务背景、走访方式、走访内容开展系统培训。重点帮扶指导辖区内各企业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环境隐患风险排查工作开展情况。帮助企业提高环境应急能力,防患于未然。

消除隐患,强化走访帮扶“点对点”

针对环境风险源的特点,环境应急管理的主要控制点首先在于预防与应急监测准备,其次是应急监测的分析与信息发布,最后是应急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对辖区内化工农药行业实现全覆盖走访,就企业应急池建设、厂区排水系统、雨水清洁下水和污(废)排口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环境事件应急培训演练、建章立制情况开展了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帮扶指导,对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现场能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形成问题清单及时交办。

加强帮扶,落实主体责任“面对面”

在走访帮扶过程中,以实际案例为导向,要求企业对照问题隐患立行立改或整改闭环,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对重大风险隐患建立台账清单,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推动企业“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行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环境综合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企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注意身边潜在环境风险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确保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供稿单位:宣城市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