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汞的前世今生

汞的开发利用,从古代采金炼丹的“不老神药”,到现代的化工日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科学早已剥开了汞的画皮,令人遗憾的是,汞对不少行业犹如“天使”,尤其是许多化工行业,更离不开对汞的依赖。

太多人忽视汞的致命危害。汞能在全球范围内迁移,并且不可摧毁。全球市场上的13万多种含汞化学品或其他物品中,仅有一小部分被适当加以评估、标记和追踪。更少有人会意识到包装盒或电子废物等寻常物品会是番多拉的匣子,一经随手丢弃,就会污染空气、土地、水、食物链和生态系统,至少贻害数代人,只因里面隐藏着一个恶魔—汞。

1956年,日本水俣湾两岁和五岁的两姐妹被确诊为汞中毒,患病后的她们行走困难,症状无法治疗,并招来歧视,终身活在疾病的折磨与他人异样的目光中。此后的几十年里,这样的悲剧在全球各地无数次重演,数以万计的成年人、儿童和未出生的婴儿也患上了同一种病,这就是震惊全球的“水俣病”。 1666567116356

Takak Isayama,12岁的水俣病受害者,1972年,尤金·史密斯摄

庆幸的是,经过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问题的解决最终迎来转机。2003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22届会议审议了《全球汞评估》,结果显示汞及其化合物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必须对此采取进一步国际行动。在此后的六年间,经过多次正式和非正式讨论,环境署理事会2009年在第25届会议上作出决定,启动关于全球性汞公约的谈判。

2013年1月间,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在其第五届会议上最后商定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在2013年10月10日获得通过,其后一年时间内开放供各方签署。在此期间,127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签署了案文,签署方总数达128个。公约于2017年8月16日正式生效。

我国全程参与并成为首批签约国,湖南成为试点省份。

未雨绸缪,环保湘军不打无把握的仗

作为我国签约后的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汞污染防治工作。为了攻克这一世界难题,根据公约的要求,并结合湖南省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从汞污染源调查入手,依托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制定科学治理方案,积极履行公约义务。

早在2014年,国际社会还在忙于公约内容商讨时,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就已经着手“盘底”。通过统一组织和部署,对全省汞污染排放源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以摸清全省汞污染排放源现状为重点,掌握典型汞排放源和污染现状,并着手为未来消减汞使用与排放、全面开展汞污染控制提供重要借鉴。

考虑到今后可能的签约,调查主要技术指标参考公约规定的大气汞排放的控制措施和受控范围,采用汞工艺、添汞产品、汞矿开采的淘汰时限及豁免范围。

2014年汞污染源调查显示,虽然湖南省并无生产流程涉汞企业,无含汞电池生产企业,但最终结果却并不令人乐观。

水泥工业、燃煤电厂、冶炼行业、工业锅炉生产用原料来源或种类较多,不管是物质流程还是汞循环、排放行为都较为复杂,治理难度也更大;原材料汞含量本地差异较大,监测和监管的工作量大;燃煤发电、冶炼、工业锅炉和水泥工业物质流规模大,燃煤电厂及水泥工业涉及物料的汞含量低,烟气汞浓度低,检测抽样工作量大,汞平衡测算的难度较大;工业废物和生活废物替代性使用的数量和种类都有加大和加宽的趋势,给汞管理造成更多难度;行业控汞技术和经验还在不断开发和积累过程中,加之企业还没有汞减排技术应用,技术研发和机理研发还不足,汞控制和汞减排对湖南省各行业来说都是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涉汞减排成本高,相对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特征污染物来说,汞等重金属减排成本更高,需要的监管手段也更多……

面对重重困难,一向霸蛮的湖南人,这次却采取了刚柔并济的方法。一方面,组织相关企业研发减排技术、引进减排技术,另一方面,对高耗低产的企业,实行市场淘汰。湖南省发改委明确要求,对企业自备电厂火电机组和小火电燃煤机组,符合淘汰条件的,企业应实施自主淘汰。十三五期末,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优先淘汰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环保等标准的3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

历经三年破釜沉舟的整治,超排,这个湖南履行公约最大的障碍被彻底清除。

2017年底,全省65蒸吨以上燃煤发电锅炉实施完成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做到稳定达标排放。2018年底,所有具备条件的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均实现超低排放。

提前介入,提前掌握,提前解决,湖南人用自己的果敢与干练,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与智慧,为试点省份全面提升公约履行能力,以及今后全面履行公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监测铁军,人才筑牢汞污染防治长城

“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这就是汞污染的特点。

汞不仅在液态下能“遁地”,还能蒸发成气态“升天”,“潜伏”在水中的汞,更是能与多种细菌化合后形成剧毒的甲基汞、二甲基汞等“生化武器”。而且以现在的科技手段,最好的结果也只能赶走它,却无法消灭它。防,成了唯一的手段。

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坚表示,科学监测,精准监测,是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最前沿最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汞污染防治。要用精准的监测,让汞污染无所遁形;要用科学的监测,让汞污染防治有迹可循。 

1666566199329

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涉汞监测培训

为此,湖南省监测系统长期坚持实施人才计划。2017年举办“2017年第三期废气监测技术培训班”,共计 24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培训;2018年举办“2018年湖南省污染源暨应急监测培训班”,共计7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培训。2019年 9月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技术骨干培训班,近 40名技术骨干参加,10月举办“2019年全省污染源暨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班”,共计170余人参加。

2022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监测队伍的业务能力培训提质进位,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全员全装 深训精训”活动(每月一次培训会议),大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积极开展县级监测能力建设。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涉汞监测培训

2022年10月21日,根据中国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能力建设项目—湖南省试点活动组织协调与技术支持子项目要求,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召开了该项目宣传总结推广会。

会议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主会场设在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长沙各县区设立分会场,线上线下到场人数约300人。为保障会议质量,项目总结推广会结合为期一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全员全装 深训精训”活动共同进行。会议安排了3大项内容,包括2个培训以及项目的成果汇报与宣讲。

会议期间,衡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周星为与会人员宣讲了“固定污染源烟气中汞的现场监测”。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魏凤为与会人员宣讲了“环境介质中汞分析技术”。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李元钊为大家分享了“中国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能力建设项目宣传推广总结汇报”。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反响热烈。此次项目宣传推广会是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中国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能力建设项目宣传活动的一个注脚。

据了解,试点期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组织了水陆空全方位作战。在地上,2017年,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框架编制等工作;在空中,2018年,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大气汞监测实验室,针对大气中的汞进行监测;在水里,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长期致力于地下水环境检测分析工作。

专业人才在专业技术上的提升,无疑就是湖南履行公约能力的提升。

科学防治,生态湖南用数据说话

地毯式的普查确保了对汞污染防控不留死角,天网式的监测针对性地锁定了汞的“活动”,而湖南省环境保护系统多年来对汞污染的深入调研,获得的大量详实宝贵数据,为湖南履行公约能力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20526111142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实地研究

2019年初,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立汞流向调查项目组并启动汞流向调查工作,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的指导下,项目组参考湖南省第二次污染普查数据、湖南省土壤用地调查数据,湖南省2016年度环境统计、湖南省2017年度环境统计等数据,制定了《湖南省涉汞污染企业清单》。

2019年9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中国履行水俣公约能力建设项目汞流向报告试点活动调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对辖区内所有涉汞污染源开展调查工作,对所列涉汞污染源,逐一开展核实。并结合环评备案、环保验收、环保督察、日常监督检查、信访举报等相关资料信息,对涉汞污染源进行查漏补缺,补充企业清单,确保涉汞污染源全面纳入调查。

2019年10月,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整理汇编,形成由铅锌冶炼、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含废汞触媒回收)、燃煤电厂、水泥生产、燃煤工业锅炉等涉汞企业构成的《中国履行水俣公约能力建设项目汞流向报告(湖南省试点)》。

一次次普查,一张张清单,一份份数据,都是以问题为导向,都是有的放矢,织成了湖南汞污染精准防治的天罗地网。

宣传教育,试点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

环保工作,宣传先行。

湖南成为中国履行公约的试点省份以来,相关的履约工作,尤其是汞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一直受到了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的高度关注。

为了做好湖南省全面履行公约的推广与宣传工作,该处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权责分工,并将工作具体到了每一个人。针对汞污染防治的特点,该处还组建了科普团队,制定了科普流程,请专家教授制定了科普内容,设计了横幅海报,制作了宣传资料。

 75027035d8126d31940853906264661

湖南乡村教师章映明为她的学生科普涉汞环保知识

在线上,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联合湖南省顶流平台红网,连续推出“环保知识有奖答题”“科学防汞你我他”等线上活动,内容有涉及汞污染防治相关知识,累计吸引近 300余万人次参与。

除了面向社会公众,2021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还在本系统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在醴陵市举办的湖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会上,也特意宣传了水俣公约,并要求各市州生态环境局,驻市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宣教部门负责人加强汞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

 1671033755833

湖南省衡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涉汞科普宣传活动

今年9月以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组织安排全省14个市州生态环境局,连续3个月集中开展了汞污染防治、水俣病防治的科普宣传活动,并为活动量身定制了一大批宣传资料,包括汞污染防治宣传展示板、水俣病防治宣传手册、汞污染防治手册、汞危害防治宣传折页、设计排版《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单行本。

同时,该处还协调湖南省生态保护联合会,组织全省的环保志愿者协会,广泛开展了汞污染防治、水俣病防治的志愿者活动。据粗略统计,各级环保志愿者组织在全省上百个县、市、区,累计发动志愿者10万人次,宣讲受众100万人次以上。不少志愿者自豪地称之为“百团大战”。

全面指挥“百团大战”的湖南省生态保护联合会负责人何建军表示,近年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环保志愿组织,这让他们对环境保护志愿工作充满了信心。

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通过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完善宣传模式等一系列方法,历经几年不懈的努力,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更多的社会民众开始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公共事件,大家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保护生态的重要。

 1666738624552

湖南省郴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涉汞科普宣传活动

“全面认识汞危害,全民防患汞污染”

宣传口号,终成现实写照。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彭石序表示,虽然湖南省在汞污染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环境污染治理从来不是一城一隅的问题。汞污染迁移远、危害大,是个全球问题;汞污染源头多、侵害广,是个全民问题。为此,他呼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行各业、环保组织、普通民众,乘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东风,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优势,献计献策、群策群力,深入持久开展涉汞污染防治工作,一起为生态环境事业、为美丽湖南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奋斗。


(文图 / 李果  李剑锋  李元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