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庆市桐城市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点关键,科学精准施策,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擦亮营商环境绿色发展底色,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再发力”

坚持“优结构、抓减排”,谋划实施一批高质量的重大减排工程。以塑料印刷包装等行业企业为重点,谋划实施14个工程减排项目,预计总投资6200多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600多万元,深挖重点工程减排潜力。分批推进65家塑料包装和砂石加工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促进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开展传统产业集群排查整治,督促提升改造简易低效治污设施,强化废气无组织排放管控,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水平。

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再提速”

积极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替代,严格机动车污染监管,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大力提升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今年城乡公交公司新投入20辆纯电型新能源公交客车,使新能源车增加到170辆,约占全市公交车总量的70%。下一步将持续引导城市低碳出行作为一项重要举措,陆续对山区运营的燃油公交车进行替代更换,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营造低碳出行氛围,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更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服务。

重点区域精细化管理“再加强”

强化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面源污染管控,以处理群众投诉有效推进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为抓手,开展群众“家门口”问题专项整治,解决问题75个,全面提升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面源精细化管理能力,实现民生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多赢”。开展空气自动站点周边常态化巡查,严防监测数据造假,坚决禁止各类人为干扰监测站点数据行为发生,确保各项环境质量指标的真实。

今年1至8月份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2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优良天数比例为93.8%,同比上升0.4%。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文:安庆市桐城市生态环境分局 杨贤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