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三中心"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太平峪口,是鄠邑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大教训、保护大秦岭"的总平台,"一站三中心"的建立,开启了鄠邑区1551N网格化+12345网络化的"数字秦岭、智慧管山"新模式。一站: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三中心: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西安市鄠邑区秦岭违建警示教育中心、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所)。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鄠邑区1551N网格化管理的总调度

鄠邑区依托秦岭保护网格化,实行了区、街道、村三级保护站分级管理体制,在秦岭保护区密织1551N全域网格,即1个总站、5个分站、51个子站和依托网格员、护林员、志愿者、救援队员、街道(村)干部队伍等组成的N个流动站。

依托网格化分级管理体制,鄠邑区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率先实行"峪口峪道三色管理制度",即将沿山15个峪口峪道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分为"三色"管理:第一类红色管理(3个),为禁止出入;第二类黄色管理(9个),为管控出入;第三类绿色管理(3个),为正常出入。

全面开展峪口峪道综合修复治理行动,在提前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对秦岭保护区15条峪口峪道进行全面治理,对进山所有道路整修铺设沥青,着力打造秦岭北麓生态修复示范廊道。

创新实施峪口峪道志愿认领活动,由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自愿认领包抓峪口峪道,开展秦岭保护活动,形成了群防群治、人人都是秦岭生态卫士的良好氛围。

积极探索秦岭保护区全科网格制度,整合秦岭区域各类网格员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力量倍增,目前秦岭保护网格员覆盖了秦岭保护区内的各个街办和行政村。

加快建立秦岭保护与林长制的有效衔接,加快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区、街道、村三级林长制,各级林长、护林员按照包抓区域进行检查巡查,今年以来,累计巡查两万余次,发现问题一百余起,均已实现闭环处理。

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鄠邑区12345网络化管护的总平台

中心是数字秦岭、智慧管山的"大脑中枢",综合运用大数据、智慧化的手段,将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等各类数据信息不断向智慧管控中心汇集,打造大数据、云计算的一张电子沙盘图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将各类前端与智慧管控中心实时互动,依托12345网络化手段,实现天地空全方位管护秦岭。

12345:一图管控、两态结合、三防并举、四大功能联动,实现"五乱"清零(即:利用一张图电子沙盘,静态、动态两态结合,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遥感监测、固化比对、实时监控、动态巡查四大功能联动,实现乱砍滥伐、乱搭乱建、乱排乱放、乱采乱挖、乱捕乱猎等"五乱"现象零发生)。

同时,整合打造全科网格治理平台,集合了水务防汛、森林防火、智慧林业、病虫害防治、野外观测、社会综合治理等门类数据,全力打造城乡智慧管控综合平台。

目前,智慧管控中心以各类秦岭空间数据为基础,建成了秦岭大数据库,同步接入卫星、无人机和3700余路视频实时监控,用于"五乱"监管、森林防火、防汛应急、社会治理、全域旅游、林长制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等,并利用定期的遥感影像和每季度固定翼无人机航拍影像,进行人机协作比对,助力"五乱整治"。同时,对峪口峪道的管控也更加智能化,所有峪口加装电子围栏和智能监控,实现了人员车辆进入实时报警、抓拍、自动语音提示、与智慧管控中心实时对话连接等功能。

秦岭违建警示教育中心:鄠邑区"牢记大教训、保护大秦岭"的总基调

为深刻汲取秦岭违建问题的惨痛教训,鄠邑区以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为题材,建立了秦岭违建警示教育中心,展厅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秦岭之诫、秦岭之殇、秦岭之治、以案示警和大美秦岭,旨在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心存敬畏、警钟长鸣,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不重蹈覆辙,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截至目前,开展警示教育活动75批次,参与学习人员1521人。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所):鄠邑区1+N科学化管山的总基地

鄠邑区立足于更好的科学化保护秦岭,依托秦岭保护总站,探索1+N校地共建机制,与西北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在全市沿山区县率先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所),下设涝峪研究院和太平研究院,成为秦岭保护校地合作鄠邑新模式。

该中心充分发挥进驻的高等院校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优势,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政府决策咨询和相关业务培训,为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的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该中心将成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基地、科技应用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鄠邑区将持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丰富网格化、网络化监管手段,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守护好秦岭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图文/崔鹏宇 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