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成都市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金堂县“走好低碳路,争创百强县”的战略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齐抓共管,加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扎实开展协同降碳、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气六大行动,强化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抓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源管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加大监督帮扶力度,引进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及VOCs走航监测技术,实现污染物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聚焦涉气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废气收集、治理、监测等环节,采用“测管协同+专家指导”的方式,对企业存在环境问题进行优化指导,指导8家企业完成废气RTO工艺高效治理改造,19家企业提升为绿色绩效等级C级企业。积极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四川金堂工业园成功争取成为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巴莫科技顺利取得第三方认证机构SGS颁发的“零碳”工厂证书。
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整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五大行动,以阳化河金堂段水质达标攻坚为重点,采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积极推进小流域整治、强化河长巡河履职、加快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等措施,全力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前,通过实施金堂县第一再生水厂、金堂县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4座、农村微污站125座,污水处理设计总规模19.63万吨/日,着力提升污水治理能效。以河长制为抓手,依托镇村河长、社区网格员以及县级巡查队伍河湖管护“经纬网”,加强流域动态监管,推动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县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完成巡河2.7万余人次,发现整改涉水问题469件,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307个,完成率95.34%。
持续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全面实施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分类管控、风险防范、综合整治、综合执法、治理修复六大行动,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企业监管,完善建设用地机制,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今年以来,完成全县49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2个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监督性监测和37个省市地下水井建设项目完善验收,督促指导成都中梓、成都明旺等11家企业完成自行监测方案与土壤隐患排查方案上报;分类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农艺调控技术,1600亩受污染耕地得到安全利用;建立13个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实施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危废监管、收集、处置能力建设,完成633家企业管理计划备案,578家企业进行申报登记;建成生活污泥处置项目1座,处理规模100吨/日;长虹格润、四川中润通等4家危废经营单位先后建成投运,可满足全县危险废物产生处置要求,土壤环境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二、以民为本,大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金堂县以环保督察整改为抓手,积极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构建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整改“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形成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整改工作合力。目前,涉及金堂县的央督、省督和长江经济带等生态环境问题共313个,已完成整改284个,其余29个正在有序推进整改,整改完成率达90.7%。金堂县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大幅度下降,由2017年的1003件下降到2022年的380件,环保督察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金堂县紧盯群众身边“环”心事,进一步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一方面,构建“全程介入”督导机制,建立信访总量、每日信访、积案化解动态调度管理台账,把信访案件从接访处理到反馈销案的每个环节纳入督导监管;对重复反馈的重点、难点问题由“领导包案”化解,专题研究形成治理方案;持续开展信访件“回头看”,通过现场调查、群众满意度问询等方式对信访问题处理及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对群众满意度不高的立即开展再次督办。另一方面,以部门联动为抓手,对大气、水、土、噪声、异味等群众关注较高以及存在的环境隐患开展“包片”排查整治行动,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与中江县、青白江区、简阳市建立跨区域环境污染信访投诉协调处理机制,强化“邻避”问题防范化解。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办结各类生态环境信访件177件,较上年同比降低40%,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5%以上,且无群众重复上访事项。
坚持铁腕执法与柔性执法并重,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严格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行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差异化环境执法,通过自动监测、用电监管、卫星遥感、走航监测等非现场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实行“容错纠错”机制,研究制定“柔性执法二十条”措施,建立不予处罚核准机制,对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或后果轻微、首次违法、整改及时、无主观过错的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提出减免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依法减免行政处罚。今年共计依法减免、减轻行政处罚33件。
三、以淮州新城为核心,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2023年7月12日,第四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暨城市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开幕,金堂县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10号馆搭建了淮州新城展团,组织动员云白环境、美富特、长虹格润、易态科技、中建环能、先河环保、通威太阳能7家重点企业参展(这是金堂县第四次组织参展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展台规模也是目前金堂县最大的一次)。同日,2023年全国低碳日四川主场活动在成都市金堂县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绿色低碳领域专家学者、生态环境工作者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分享绿色低碳发展前沿知识与成果,进一步擦亮淮州新城绿色低碳名片。
近年来,金堂县积极抢抓“双碳”机遇,前瞻把握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提出构建以绿色制造为龙头的“133”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绿色制造先锋城市的发展思路,以淮州新城为主要承载地,突出发展晶硅光伏、新型电池等绿色低碳产业,全力打造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前,已集聚通威太阳能、巴莫科技、宁德时代等绿色低碳规上企业171户,2022年全县绿色低碳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04亿元,同比增长138.1%,2023年预计完成产值700亿元;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园区。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金堂县将深刻领会把握总书记关于在牢筑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要求,积极探索以绿色低碳产业为核心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不断培育绿色产业新动能,加强支撑保障,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强化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系统治污,铺好绿色发展底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