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建设美丽重庆 区县在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厅举行。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亚介绍永川区推进美丽重庆建设重点工作情况。

赵亚表示,永川位于重庆西部、长江上游北岸,是正在培育建设的市域副中心城市。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永川区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主要开展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下好“一盘棋”,打造“无废”样板

构建了一套“指挥体系”。根据“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明确了41项评估细则、54项任务清单,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高质量推进。

构建了一个“辅导体系”。将“无废城市”创建纳入党建统领季度考核机制,将责任单位纳入“无废”跑道“赛马比拼”,以“无废指数”定量分析建设成效。

构建了一批“品牌体系”。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垃圾分类、生态农业、绿色邮政等工作结合,创建107个、12类“无废城市细胞”,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

永川新城  陈科儒 摄

聚焦五大领域,打好“组合拳”

聚焦工业板块,打造绿色低碳“新风尚”。全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19家。完成35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占比达到96.85%。全区1800余家产废企业纳入固废动态信息平台管理,综合利用量达82万余吨,利用率90.3%。

聚焦农业板块,勇当可持续发展“先行者”。建成1个区级废弃农膜加工中心和村级回收点186个,农膜回收率达98.71%。带动5家企业实施秸秆综合回收利用,建设收储点12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57%。完成全区297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33%。

聚焦生活板块,绘就美丽宜居“新画卷”。打造四类区级“无废快递网点”,辖区寄递企业电商类邮递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98%,“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8%,利用寄递优惠、以物换物等活动吸引用户参与纸箱回收复用。

聚焦建筑板块,构建绿色节能“驱动力”。建成1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处理能力约100万吨/年;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用于制造再生砖、透水砖等。“吃”进渣土“吐”出建材,推动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聚焦危废板块,织密“无废”保障“安全网”。借助巴渝治废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保障辖区内涉危废企业全覆盖。设立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试点单位3家,全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9家,危险废物经营利用处置能力达22.07万吨/年。

兴龙湖  陈科儒 摄

打造“产业链”,推动绿色转型

促进前端减量化。引导帮扶国网电力建成全国首家“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精细化分拣报废物资,进行回收利用。投运以来,该中心累计处理废旧物资6885吨,节能3877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8.65万吨,减少废气排放86%、废水排放76%、废渣排放97%。  

推动中端资源化。以铝行业为重点,完善再生铝“回收—拆解—冶炼—研发—压铸—制造”一体化产业圈建设模式。推动建设铝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预计年处理量可达12万吨/年。

推进末端无害化。打造“静脉产业园”,建成生活垃圾发电、餐厨垃圾处置、污泥无害化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全区危废处置能力达20万吨/年。

永川风光  陈科儒 摄

下一步,永川区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培育“无废”理念,努力打造全民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新格局。



供稿: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