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正面清单、推行行政处罚预警通知制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20条、全程说理式执法、审批提速……近年来,襄阳市生态环境局以主动服务企业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和经济发展并重,不断创新执法工作体制机制,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面清单”差异化监管 让执法更有针对性

襄阳连续三年动态调整发布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2023年,我市有138家企业被纳入执法正面清单,全市共对正面清单内企业减少现场检查760家(次),今年3月,在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公示中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121家,其中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2家、日常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119家。

“行政处罚预警通知制度”包容审慎 让执法更有温度

襄阳优化完善了《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承诺暨行政处罚预警通知书》,全面推行行政处罚预警通知制度,通知书细化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20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同时签署承诺书及行政处罚预警通知书。

2023年依法对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实施教育14家次,向轻微违法企业下达《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预警通知书》14份,下达轻微不予处罚决定37件、免罚金额319万元,全年共组织367余家企业签订了预警承诺书。

“全程说理式执法”打破隔阂墙 提升执法质效 

襄阳创新执法方式,在全市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将普法宣传融入执法各环节和全过程,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严格遵循“既要执法,也要普法”的工作理念,向当事人说明道理、讲明法理、阐明事理,充分获得当事人的理解和认可,让执法有方案、有制度、有依据、规范化实施,从源头上减少行政执法引发争议和纠纷,进一步提升执法质效。

“送法进企业”教育在前 提升自主守法意识

襄阳重视对排污单位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环保法律政策、管理要求、操作规范、责任风险宣贯至一线岗位。2023年共发放法律宣传手册915家次,发放《企业环境保护综合自检单》900家次,发放环境执法案例-普法宣传册287家次,指导企业在环境管理风险部位张贴环境管理提醒贴878家次。组织全市企业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证的证后管理、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编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解读等相关专题学习培训20余场,累计培训700余人次,通过学习教育,普法培训等方式,企业的守法意识显著增强,治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走访帮扶服务”聚焦难点 帮助排忧解难 

襄阳积极开展企业帮扶服务,通过现场走访、驻厂监管、专家帮扶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情况,面对面倾听诉求,为企业梳理环保治理难点问题,提出有效帮扶措施220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联合环保管家进行现场走访、实地帮扶,共梳理企业疑问、需求问题78个,解答78个,实现企业诉求全部解决到位;樊城区通过深入基层察企情,送法入企强理念,送技入企解难题、环保信访暖民心等方式进行帮扶,印发送法入企口袋书、案例普法宣传册、环保管理提醒贴340套等服务指南,为企业规范化管理提供"一目了然"的书面指导;襄州区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委托三家专业团队,组建“生态环境上门服务小组”,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开展“万家企业亮信用”活动,公示企业信用承诺132家,主动修复环境信用23家。


供稿: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朱延生、张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