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广泛开展了治水、治气、治土等环境污染专项执法行动,同时强化科技赋能,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辅助执法检查,全面提升了环保执法工作效能,创优了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为我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能。

监测网络全覆盖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可实现对全市水质、土壤、空气等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情况发生。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236家重点排污单位,380个点位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并联网,安排专人专班紧盯污染源在线数据,建立了2小时反馈处置机制,发现小时值超标问题即时交办核查,要求在2小时内反馈现场核查处置结果并消除超标排放问题。

全市现有水质自动监测站38个,空气自动监测站156个,“蓝天卫士”平台覆盖全市85%的平原乡镇,具备视频监控、AI智能识别、自动报警、取证、派发工单功能,能精准识别、锁定火点,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对全市600余个点位实时监控、侦测,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隐患,也提升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

数据管控提质效

大数据平台是执法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襄阳市生态环境局率先在省内县级建立了远程智慧环保管控平台,该平台的污染源精细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污染源、用电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控、预警和分析,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可通过移动端App预警提示及时通知环境监管人员进行巡查和处置,并对问题处置结果通过移动端App进行反馈,从而实现问题“发现-派遣-处置-反馈-考核”五步闭环管理。

高新区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整合辖区重点企业用电信息,建设统一用电监控系统平台,在99家企业、987个点位安装用电监控设备,实现对企业治污和产污设备的实时监控以及应急响应情况的远程监管。枣阳实施环境DNA智慧监管,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水污染溯源排查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识别重点排污单位非法排污的规律及路径,为区域、流域精细化监管提供技术支撑,采集建立了50余家重点涉水企业原水水质多特征数据库,水质三维荧光指纹100余个。


供稿: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朱延生、张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