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屏障,江西水塔。石城,赣江源头的一颗璀璨明珠。
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是千里赣江发源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污染防治攻坚战显成效。自有监测数据以来,石城县空气质量稳中向好,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六。石城县县域出境断面、赣江源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无污染地块,无突发土壤污染环境事故发生。
高标准推进环保问题整改。2016-2021年五批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的74个共性问题,完成66个问题整改 ;反馈的8个个性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整改销号率达100%;交办55件的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整改销号率达100%。“绿盾行动”反馈的11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整改销号率达100%。石城县以位列第一名获全市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统筹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江西实现城乡垃圾、污水一体化处理全覆盖。建成“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100%。投资1.8亿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覆盖率达68%,受益农村人口超60%。“县政府主动担责,建管一体”整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成为全国推广的典型案例。
厚植自然生态底蕴。县内创建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赣江源斑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江西石城国家地质公园、石城琴江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和3个省级森林公园(西华山、李腊石、通天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日常监管有效夯实。大力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长防林退化林修复、油茶新造等项目,全县累计改造面积达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9%,高出全国52个百分点。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投资1.86亿元实施赣江源头琴江河流域生态功能提升与综合治理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工作在央视《新闻联播》作专题报道。落实最严格的森林保护制度。2021年县人代会出台关于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的决定,开启“十年禁伐”政策实施期,探索“不砍一颗树,同样能致富”的实践路径。
强化生态文明宣教及示范创建。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江西省首座县级生态馆,展陈面积达2600平方米。丰富的展陈内容,彰显着石城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持久决心和坚定步伐。2020年生态馆建成以来,接待参观人员近3万人次。推动县域生态示范创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村7个、市级生态村116个。
下一步,石城县将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动石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石城样板”,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文/赣州市石城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赖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