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通气会现场

2月15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专题新闻通气会,通报2022年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宇致发布词,介绍了“利剑”行动采取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2022年4月15日,湖南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该行动列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彭石序

通气会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彭石序主持,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王盛才、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龙军,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胡尚周分别解答了媒体提问。

黄宇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023年,要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2022年“利剑”行动工作基础上,持续优化提升、统筹推进,坚决扛起守住环境安全底线的政治责任,为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的现代化新湖南作出应有贡献。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王盛才

媒体:执法工作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利剑”行动工作方案也包括一个专项执法子方案,“利剑”行动专项执法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盛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厅党组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高水平保护的有力武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用好、用足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这个“利器”和“重器”,用最严密的法治和“长了牙齿的霹雳手段”,对侵害群众环境权益、百姓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环境风险大等突出环境违法行为严惩重罚,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同时,统筹“六稳六保”政策,秉持“执法要成为一种服务,执法就是一种服务”的理念,坚持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原则,引导帮扶排污者自觉守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聚焦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利剑”专项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13.2万人次,检查企业5.7万家次,办理环境违法案件2356起,罚款1.33亿余元,移送公安199起,拘留186人,判刑11人。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合开展打击危险废物污染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执法,共查处涉危险废物案件140起,罚款1980.33万元,移送公安29起;查处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46起,罚款472.6万元。

加强“利剑”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各市州利用官网和社会媒体曝光典型案例250余个。2023年元月,省生态环境环境厅联合公、检、法发布14个典型案例,既有严厉打击恶意违法犯罪行为的“组合拳”,也有体现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包容性”执法,充分展示了生态环境执法的“力度”与“温度”,彰显了公、检、法多部门跨区域联勤联动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遏制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新态势,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龙军

媒体:2022年的“利剑”行动专项督察在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龙军: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管控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督察整改办根据省政府“利剑”行动安排部署,制定《全省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专项督察工作方案》并按程序报省政府批准,成立4个督察组,2022年9月15日至24日,组织对14个市州开展“利剑”行动专项督察。各专项督察组通过座谈、调阅资料、现场查看、问询谈话、采样监测、暗访夜查等方式开展工作,共暗访点位259个、调阅资料2526份,走访单位57个、调查问询371人次,现场督察121个县市区、检查840个点位,发现了重金属污染、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历史遗留矿山污染、自然生态破坏、医废处置不规范、工业企业污染、网络和社会舆情等一批生态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形成《全省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专项督察报告》,经省政府批准后,向各市州党委、政府共反馈问题162个,同时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4个,通报环境违法典型案例3个,另外向市州书面交办问题91个,并指导各市州制定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落实,有效管控全省生态环境风险隐患。14个市州将“利剑”行动专项督察报告反馈的162个问题分解为219项整改任务,至目前已完成整改90项;另书面交办的91个问题,至目前已完成整改72个。

通过专项督察严肃指出问题,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发现和推动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守住了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利剑”行动再动员再部署,督促各牵头部门对重点领域组织再排查再整治,力争彻底排查、及时上报、迅速整治,消除重大风险隐患。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重点问题风险调级严格审核把关,切实提高整改标准,严防整改不严不实、敷衍应付,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各方检验。三是相关部门落实“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和督促指导,加大砂石土矿、危险废物、尾矿库、涉重金属污染、垃圾填埋场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整治力度,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有效防范了行业性、领域性生态环境风险。

湖南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胡尚周

媒体:“利剑”行动主要有哪些特色?2023年湖南省是否还会继续开展“利剑”行动?

胡尚周:我省2022年“利剑”行动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各级各部门的主动作为、手段措施的探索创新、社会监督的多方参与等,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重谋划,部署推动强劲有力。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提前部署。2022年初,时任分管副省长王一鸥多次组织各部门研究部署“利剑”行动工作方案,4月15日亲自组织召开全省动员部署会议,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这项工作。李建中副省长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并亲自组织召开全省工作推进会议。“利剑”行动方案包括一个总方案和四个子方案,明确对5个方面14个类别的风险隐患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几乎涵盖了生态环境领域的所有方面。同时,明确通过开展专项执法和专项督察行动,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等各方责任。省生环委办强化统筹协调,建立与18个省直厅局、14个市州和厅内21个相关处室部门的联络调度机制,实行月调度、月报告、月考核、月排名、月通报,将各地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重点内容。

二是聚合力,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省政府根据“三管三必须”原则,将工作任务分解压实到18个相关省直厅局:省生态环境厅重点抓好重点区域、流域重金属污染、饮用水源地、危险废物等排查整治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工作。省委宣传部和省委网信办强化生态环境舆情引导。省发改委重点做好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和回头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推进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整治工作。省公安厅和省信访局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省自然资源厅和水利厅等按职责深入推进花垣“锰三角”、娄底锡矿山和郴州三十六湾等矿业污染综合整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问题整治。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加强农用地风险管控,确保粮食安全。省卫生健康委做好生态环境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省应急厅重点推进尾矿库环境安全。省林业局和省交通运输厅等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省气象局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监测预警。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作为,践行环保大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三是优举措,创新机制管控风险。针对生态环境风险隐患问题的不同特点,我们区分即时整改、短期整改和长期整改等不同类别,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创新,制定出台《“利剑”行动环境风险隐患分级管理指南》,将问题整改销号制优化调整为分级管控制,指导各地科学判定风险类别,按照从重到轻分“红、橙、黄、蓝、绿”5个等级进行分级管控,建立动态清单实时调整更新。明确经市级人民政府同意,红色等级风险隐患问题风险管控到位后可降为蓝色等级;橙色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后可降为绿色等级;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黄色问题立行立改后可降为绿色等级,进一步压实属地监管责任。2022年,共有7040个生态环境风险隐患问题均得到有效整治或管控到位,其他69个问题也正在积极整改推进中。

四是强发动,群众参与多方监督。省生环委办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利剑”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利剑”行动宣传方案,开展集中宣传,每周在主流媒体发布一篇以上“利剑”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新闻报道,树立正面典型,形成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制定省级有奖投诉举报奖励办法并设立奖励基金,下发《关于发动群众举报推进“利剑”行动的通知》,将群众投诉举报作为发现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的重要来源和维护群众环境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要求各地拓宽举报渠道,加大奖励力度,强化宣传动员,加强督办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回应群众诉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各地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震慑,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守法意识,推动“利剑”行动取得实效。

五是善总结,交流借鉴提升实效。各地高度重视,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防控生态环境风险的决策部署,在工作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省生环委办共计梳理总结26篇市州、区县典型优秀典型经验做法,以简报形式向全省各市州和相关省直单位发布,供大家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如:岳阳市将“利剑”行动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市委书记对月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县领导进行集中约谈。永州市坚持高位推动,每月由分管副市长组织一次“利剑”行动工作推进会,确保各项要求落实落地。怀化市推出“挂图作战”措施,严格分级管控手段,制定风险等级降级流程图。衡阳市划拨专项资金一千万,对“利剑”行动工作完成好的单位给予奖励。这些做法经验经过总结推广,在全省都起到了良好助推和正面激励作用。


(文/ 李果  李剑锋)

(图/ 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