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利剑”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2022年4月15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
“利剑”行动开展以来,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多次在全省生态环境会议上强调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省长毛伟明要求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副省长李建中和王一鸥组织召开全省工作启动会和推进会,将工作任务分解压实到18个省直单位,深入推进“利剑”行动。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22年圆满实现了“三个确保”:确保了不发生较大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了不发生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确保了不发生影响恶劣的生态环境舆情事件。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在长沙督导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工作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主委潘碧灵赴株洲督查生态环境系统安全防范工作
姚斌一行赴株洲清水塘片区现场帮扶整改
黄宇在常德桃源开展“利剑行动”现场帮扶指导
“利剑”行动开展以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其作为2022年的“一号工程”大力推进,多次召开党组会或专题会研究,强力推动、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成立由政府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分解责任、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根据风险隐患实际,印发《“利剑”行动环境风险隐患分级管理指南》,创新分级管控机制,按风险类别对所有问题从重到轻实行“红、橙、黄、蓝、绿”5级管控,根据整治进展可动态调整级别、完善管控措施。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明确市县两级人民政府为分级管控调整主体,对调级降级严格把关核查。
新晃县纪检、宣传、检察、生态环境、公安、森林公安、自然资源、信访等部门现场监督采样
湖南桃源:“利剑”护沅江,禁捕退捕忙
湖南省邵阳市生态环境局交叉执法检查
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衡南分局与衡南县公安局现场调查处理非法焚烧
按照“利剑”行动专项执法方案的要求,聚焦涉重、涉危、涉化等7个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按照“宽严相济”的原则,对恶意违法、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适时公布执法典型案例。
2022年9月15日至24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组成4个督察组对14个市州开展为期10天的“利剑”行动专项督察,发现了一批生态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公布3起典型案例,移交4起问责案例,通过约谈、问责、区域限批等措施有效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专门组织“利剑”行动专项核查和“利剑”行动“回头看”督导抽查。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厅领导带队对联点市州开展全覆盖式督导检查,有效传导压力。对风险隐患突出或者月考核排名靠后的市州开展重点督导,将发现问题致函各地政府,对重点问题整改及违法行为查处等实行周调度。
指导各地设立举报专线,发布举报奖励办法、通知或通告,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落实有奖举报363起,发放奖金23万余元,汇总群众举报反映问题255个。加大群众举报问题查处力度,尤其是对舆情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多次重复举报、跨市州行政区域或领导批示交办的重点问题,各地接报问题后第一时间现场核查处置,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和各大主流媒体展开通力合作,组织安排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宣传队伍,打造了“利剑”行动的宣传高地,为“利剑”行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分时段、分重点对动员部署、隐患排查、发动群众、推进整治、风险管控等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指导各地制定“利剑”行动宣传方案,通过报刊、电视台和官网、官微等多方发力,共计发布宣传报道6141篇,其中国家级494篇、省级959篇,营造强大宣传阵势。省生环委办印发17期工作简报,总结推广26篇经验文章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运用高科科技开展“利剑”行动
怀化麻阳分局将对枯水流域水质加密监测
在湖南各级各部门严格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下,“利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基本摸清了环境风险隐患底数。对全省 5个方面、14个类别的环境风险隐患问题进行地毯式排查,共发现风险隐患问题 7109个,其中红色等级 977个、橙色 1892个、黄色 4240个,实现了“数量清、分布清、问题清”。
全面提升了环境风险管控能力。全省共有 7040个风险隐患问题实现降级,其中,红色等级968个、橙色1868个、黄色4204个,降级比例达到99.03%,有效消除了各类污染隐患,确保了生态环境安全。
成功遏制了突发环境事件态势。全省2022年共发生7起因安全生产或交通安全事故引发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数量为近5年最少,并且均得到妥善处置。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也未发生因企业非法排污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
充分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湘江流域重点断面和支流平均铊浓度持续降低,较2020年下降了50%以上,资江流域锑浓度稳定可控。在去年极端干旱的情况下,牢牢守住了群众饮水安全底线,32个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犯罪。全省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2356起,罚款1.33亿余元,公布曝光典型案例250余个,持续保持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分子,压实了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有效化解了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共计化解涉环境领域信访积案23起,有效办结投诉举报3591件,妥善处置网络舆情365起,有效防范和规避了潜在风险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
(文图/ 李果 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