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废水产生复杂,坚持分类分质处理才能降低成本并确保环境安全。如果不加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对废水统一收集且按最严标准处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也不能走另外一个极端,忽视特种医疗废水的传染性,使其流入市政污水管网,留下环境隐患。

分类分质处理医院废水,要加强源头分析,提高收集处理的针对性。每家医院公共区域产生的生活污水无疑是最大量的,不需要谈之色变,可以正常排放,但考虑到病人集中,发生传染的概率更高,可以对其加强消毒处理,这样成本增加不是很多,却可显著提高环境安全水平。医院生活废水中的其他污染物是不需要作特殊处理的,尤其是很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偏低,医院生活废水是很好的补充,不需要通过预处理予以削减。

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由医院业务部门组织分析,如果不涉及特殊药剂等,可按生活污水对待。至于血水等,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消纳,不需要单独考虑。手术过程中若产生少量有环境危害的废水,建议用加厚塑料袋专门收集,参照医疗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体检要用到血液等物料,设备运行还涉及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因而内部还要细分。

对一般的酸碱、血液样品等,城镇污水有缓冲能力,不需要作特别处理,但仪器分析使用的有些化学试剂属于过去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新污染物,存在潜在的环境危害,应想办法从仪器出水口引出。如果量不大,可注入专用塑料袋内,视同医疗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但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宜建设专门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防止这些新污染物继续危害环境。

医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且封闭的系统,相关部门应着手开展研究工作,尽快出台技术标准,指导医院做好废水的清污、分流工作,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由于医院废水处理领域目前还存在较多空白,医院和生态环境监督部门经常对此存在争论与分歧。对此,一方面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医院废水的危害扩大化;另一方面要将不能排入市政管网的污水彻底剥离出来,进行专业的处置。

医院废水是一个比较大的类别,规范收集和处理工作要有紧迫性。医院要优先开展内部调查,把产水点和废水性质全部摸清,再委托专业机构设计有特殊要求的收集和处理系统,独立运行;之后,再走标准化之路,相关经验可供其他医院借鉴,也可使监督工作有章可循。


(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钱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