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淄博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走进周村区,深入山东京宏智能科技公司RTO蓄热式燃烧法VOCs治理、山东赫达公司环境治理升级改造及垃圾分类项目,实地感受周村区精准发力攻坚,大力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努力和付出。

微信图片_20220615084308

多方联动,“全员环保”改革走深走实

为推动全员环保,周村区先后组织召开4次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1次专业委员会工作推进会议,完成生态环境委员会及其工业、农业农村、建设等12个领域专业委员会成员调整。进一步梳理细化各专业委员会职责,印发《周村区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工作要求》,对各专业委员会生态环保履职情况月调度、季通报,找准问题、推动解决,不断提升各部门履行生态环保职责的积极性,切实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到实处。

周村区先后与邹平市、章丘区签署《跨界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建立起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监测、联动执法等机制;与邹平市、经开区签订跨界水质断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实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共同推进流域水质提升。统筹推进联动执法帮扶行动,2021年以来,与邹平、章丘等开展跨市联合执法行动5次,整治“散乱污”企业3家,查办跨界污染信访5起,移交解决跨界污染线索30条;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开展了19轮区县互查行动。

为改善环境质量,周村区全力抓好污染防治攻坚。2021年与2017年相比,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改善70天,全市第1,六项主要污染物改善均全市前4,其中O3改善30微克,全市第1PM2.5改善26微克,全市第2;水质断面COD、氨氮同比分别改善31.6%35.2%

靶向发力,科技治污路径越走越宽

周村区整合空气调度指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网格化环境监管、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四个平台”,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运用,通过对采集数据的科学分析,实现环境问题统一调度指挥,做到“夏秋控臭氧、冬春控扬尘”(夏治臭气、冬治霾),实现靶向治理、精准治污。

不断完善周村区污染源信息数据库综合查询、数据图谱、专题应用、环保GIS一张图等功能,实现污染源不同维度信息全面查询,绘好用好污染防治攻坚“作战指挥图”。实施大气环境一体化综合决策服务2.0项目,进一步提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水平,推动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自2020年实施科技治污以来,运用激光雷达扫描解决扬尘问题1189个,VOCs走航推送高值区域178处,无人机排查整改问题689处。

位于周村区的山东京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家电用金属复合新材料、高端新型建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的新兴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秉承安全绿色生产、走高端产品路线、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10月投产的PCM-2号线本着“一次选择最好,长期保障”的原则,选用国际先进的三室式RTO和新型浓缩转轮,保证系统优良的气密性;采用陶瓷蓄热床回收热能,实现能源高效回用。系统可保证VOCs废气在800℃以上的炉膛内充分燃烧、裂解,VOCs处理效率达到99%以上,生产时VOCs排放浓度<10mg/m3,优于环保A类企业标准<30mg/m3要求。环保投资1200万元,占项目设备总投资的30%

以点带面,掀起垃圾分类绿色革命

周村区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有力抓手,按照“政府主导、协调联动、统筹发展、系统推进、全民参与、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走出了一条具有周村特色的“垃圾分类”道路。

垃圾分类按生活垃圾“四分法”和专业垃圾进行分类,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小区、学校及公共场所安装采用先进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回收箱,提供包括纸类、塑料、织物、玻璃、饮料瓶等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回收,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小区内建设“环保屋”,“环保屋”内摆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收集设施,安装除臭设备等,居民“定时定点”投放,有效解决异味、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在镇村以建设“垃圾分类亭”为主,配套建设部分“智能回收箱”和“环保屋”,引导农村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针对废旧家具类、废旧家电类专业垃圾(大件垃圾),采取小区内设置暂存点暂存或采取定时定点上门回收的方式进行处理。

周村区通过引入山东宝洁市政环卫有限公司,把全区的垃圾分类各项工作交给该公司,由公司负责设施建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牵头部门负责协调服务企业与镇办、社区、物业关系,由运动员变为裁判员。由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宣传、督导各项工作,监督居民分类投放,并完成分类运输、二次分拣、定时定点收集等工作,牵头部门负责监督实施效果。垃圾分类由“各自为战”,转变为统一领导下的“协同作战”,实现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逐步建立了“垃圾分类企业+社区+物业”联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截至目前,周村区城区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小区70个,环保数量已突破100个,同时155个镇村垃圾分类设施也建成并投入运营。

(文/淄博市生态环境局 刘杰 刘巨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