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环境监管,环境执法人员有“良方”。全年,洛阳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瀍河大队深入贯彻落实“作风建设年”要求,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指导帮扶企业绩效分级、生态环境监管发挥基层网格作用等形式,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服务从“办好”向“更好”转变。
强帮扶: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为开展好“万人助万企”工作,瀍河大队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和“项目为王”的理念,成立“万人助万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解决“万人助万企”工作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制定“万人助万企”实施方案中,瀍河大队认真落实分包联企制度,建立辖区重点企业清单,每个重点企业明确1名分包领导和2名服务企业联络员,确保重点企业分包到人,做好逐个企业帮扶工作。
在加强环保科技监管上,执法人员充分利用走航监测车、无人机空巡和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智能监管手段,减少现场检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中,实行分类管控和差异化管控,坚决不搞“一刀切”,鼓励辖区内的企业争创A级、B级和绩效引领企业,减少企业限产、停产。
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健全宽严相济执法机制,坚持科学执法、文明执法、精准执法和理性执法,落实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符合制度规定准入条件的排污单位和项目,实行免除、减少现场检查等激励措施。
多普法:组织法律法规宣传培训
为推进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加强企业环保和法治意识,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瀍河大队执法人员多次组织辖区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培训会。
培训会上,执法人员就《固体废物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作出详细解读,向企业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并结合典型环境违法违规案例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具体法律条文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讲解。
通过多次培训,提高了辖区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知法守法责任意识,增强了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防控能力,督促企业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经营,有效防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重指导:积极服务企业绩效分级
为贯彻落实“万人助万企”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瀍河大队执法人员深入辖区企业,帮扶指导企业绩效分级工作。
执法人员多次通过进车间、听汇报、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企业诉求,切实从政策解读和技术支持方面提供帮扶,让企业在提标治理、技术改进等方面少走弯路。
在指导服务企业中,重点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绩效分级水平,并帮助企业努力创建绩效引领和A、B级企业,形成在管控期间不停产的竞争优势。目前,辖区国家39个重点行业绩效引领性企业1家(高弗特),B级企业1家(中车),洛阳市通用行业B级4家(天生、润双、彩源、真味斋)。
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
近年来,瀍河大队在生态环境监管方面纵深推进乡、办事处两级环保网格化管理,在环境监管中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作用。
形成浓厚的环保宣传氛围。执法人员经常组织各村(社区)百姓发放环保资料,进一步提升群众觉悟,树立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巡察、督查工作常态化。网格员每天进行网格化巡察,填写巡察记录,对巡察中发现的环境污染、“点火冒烟”、直排、偷排等情况进行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对问题严重的企业及时上报上级网格部门,坚决杜绝环境污染行为。
投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12369”、“110”、政府服务热线、信访等多种方式受理的环境投诉问题,做到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置并及时上报。
还经常开展村(社区)级网格员培训工作,增强网格员的相关业务知识。同时,对村(社区)网格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环境监管作用。(文/马亚杰 张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