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秋阳高照、层林尽染,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沂源分局组织沂源县自行车运动协会的骑行爱好者来到南麻街道高堂峪村参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高堂峪村地处田庄水库南岸,村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属于典型的库区移民村。走在高堂峪村的大街小巷,但见房前屋后花卉绿植繁茂,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到处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一扫过去人们对农村“污水横流、环境脏乱”的刻板印象。

“高堂峪的变化,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密不可分。”

高堂峪村党支部书记蒋永虎介绍,政府推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民没花一分钱,生活环境却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件事真是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据悉,2023年南麻街道高堂峪村作为《创新治理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建设的村庄,结合村庄实际采取单户或联户就地处理的方式,选取砖砌式微生态潜流湿地(人工花园)、航天罐远程控制污水处理系统、单户无动力渗滤、双分离生态处理、RTWS小型净化槽等治理模式,对全村120余户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为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体推进提供了示范与样板,被称为“高堂峪”模式。

在村民曹守英的家中,只见正在洗菜的曹大姐家中的污水顺着管道流入墙外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悄无声息中便完成了生活污水处理。曹大姐的性格很爽快,她笑着说:“这几年,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得好事太多了,从户户通、自来水改造到旱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件件办到心坎上,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我们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

高堂峪村生活污水治理也正是沂源县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重要缩影。2023年沂源县对81个村庄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怎样把这项环保工程做成民心工程,真正做到资金投入少、运维成本低、群众认可度高,“高堂峪”模式无疑提供了现实的答案。

“这几年,我们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与经验。”陪同参观的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沂源分局苗润介绍道,“一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村庄地势居住特点,因村因户施策,不搞一刀切;二是工程完工后,要做好后续的维护管理,切实做到长效运行;三是要抓好统筹规划,各部门密切配合,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产生1+1>2的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为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沂源县坚持以统筹理念抓水质量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建立河流水质闭环管控和网格化分段巡河机制,加强全流域水质监管;在全市率先完成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提标改造,通过下游人工湿地二次净化,出水达到类Ⅲ类标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选取砌砖式微生态潜流湿地(人工花园)、航天罐远程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等处理模式在高堂峪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建设,获省生态环境厅专家高度评价,目前正在全县推广实施;创新“物料平衡”大数据监管方式,有效推进8家企业改造提升,在沂河源头田庄水库开展“以鱼抑藻”“藻类提质”工作,持续增强水生态功能。沂河韩旺出境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1-9月份水环境质量指数全省第3。沂源先后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目前正在积极争创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文: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沂源分局 翟以刚 田富磊 唐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