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召开污染防治攻坚视频会议,领导发言时,一句"多问问基层能否落实得下去"赢得了掌声和热议。如此平常的一句话,为何反响如此强烈呢?笔者看来,这句话不偏不倚地戳到了基层落实一些新政策新要求的痛点。

在当前污染防治攻坚关键期,显然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适时出台新政策新要求,再接再励深化治污,其初衷显然是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些政策的思路和理念也是很先进的,不过这些政策要求在基层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呢?经调查发现,个别政策要求说起来很好、做起来很难,理论上行得通、实践中难做到。

比如"散乱污"整治中,要求没有环保审批手续的要采取关停措施,而且给出了较短时限,如此要求其实未必符合实情。没有环保手续不符合法律规定,但一定要关停吗?即便采取关停措施,期限内基层能够一步不落地走完法律程序吗?

再比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发现监控数据超标时及时查处,能够切实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精准化水平。但硬性规定发现数据异常时,基层执法队员必须两三个小时内到达现场,否则将被通报批评。实际情况是,异常数据尚未来得及有效性审核,绝大多数异常数据是监测仪器损坏、企业间歇性排污等因素造成的。如果管理辖区内一天出现三四起异常数据报警,那么这个中队可能仅仅因此而自顾不暇。事实上,中队不可能放下其他工作,只盯着异常数据虚耗执法力量。

政策要求看上去很好,到了基层却难以执行,成为"空中楼阁"。不能否认,有些地区执行力不够强、推进落实的方法措施不得当,才导致政策不落地。同时也要看到,有的政策要求本身就脱离了基层实际,不尽科学与合理。

究其原因。其一,紧贴当前基层实际的调查研究不够。目前各地都在加码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形势变化较快,各阶段主要矛盾也随之而变,加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别,如果缺乏及时性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坐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创新政策要求,难免会出现接地气不够,过于理论化理想化的任务要求,基层接不住,落实不下去,岂不枉费精力。

其二,征集意见不够充分。有些政策要求出台过于急促,仅把征求意见作为一个工作流程,往往今天下班前发文征求意见,明天上班就要求反馈,而且"逾期未反馈视为无意见",这让基层来不及较好地消化理解,提出更精准的修改意见。而且对于反馈的意见建议,尤其是不同声音,政策起草部门研究得还不够深入,采纳得不够充足,甚至不屑一顾,固执己见,依然谱自个儿的曲,唱自个儿的调。这样的政策文件印发后,落实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有些难题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受制于管理权限、业务能力等,根本无力攻克,然而上级已有明确要求,基层也只能硬着头皮,勉为其难,尽力做多少算多少,或者干脆搪塞行事,想方设法蒙混过关,这就导致上级喊破嗓子,基层却迈不开步子,最后时间到效果到,不了了之。

真正能够高效推进工作的好政策新要求,无论落实时如何艰辛,基层往往也是欢迎的,也会认真执行的。那些不能落地或者"水土不服"的政策要求,白忙活瞎折腾,让基层更加忙乱。长此以往,此类情况多了,会一点点阻滞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会一点点助长基层浮躁情绪和敷衍作风,不利于打造过硬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

避免政策要求"空转"。在提出政策要求前,要深入调查研究,起草者要主动放下架子、俯低身子、耐住性子,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保持求真务实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摸实情、查症结,与基层同志一起研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找准生态环境治理创新理念与基层实践深度互融的契合点。

好初衷好创意变成行之有效的好政策,中间还有很长的孕育过程,拟定时不能刻舟求剑,也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跟着感觉异想天开,否则好戏本也会唱歪调。制定政策要广开言路、广纳谏言,多层面、多角度地吸纳更多人的实践经验和思想智慧,反复打磨和修补,对于出台的措施和目标等方面要求,要让基层觉得有能力有信心,"垫垫脚尖够得上",能干好能干成。哪怕在施行后,发现政策要求出现偏差或者基层在执行中产生"有心无力"的不适症状时,要敢于及时修正,只要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能够更加高效地促进治污攻坚向纵深推进,就要对政策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为制定政策要求的初衷画出更优美的圆。

(文/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