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9月27日上午,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湖北省“无废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任务有24项,截至目前,基本完成5项,正在和持续推进19项。就4个城市而言,386项任务,已完成105项,完成率27.2%。
今年5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湖北省“无废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以武汉、黄石、襄阳和宜昌“无废城市”建设为引领,推动重点城市、重点领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形成“示范引领、重点推进、共同缔造”的建设格局。
高位部署组织推进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依靠多部门协同发力。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巫勇说,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无废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加强全省“无废城市”建设。建立了以省环会为领导机构和部门合作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与此同时,组建省级技术指导小组,推动亮点聚焦,创新模式探索和凝练。
4个城市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2022年4月,湖北省武汉、黄石、襄阳、宜昌等4个城市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模式和创新做法初步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凸显。武汉印发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任务分解表,建立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襄阳成立市长领衔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襄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襄阳市“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宜昌因地制宜,通过积极推进待闸船舶污染物“零排放”、打通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监管“最后一公里”、着力探索磷石膏综合治理“新路子”三项特色创新工作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黄石围绕制约黄石市重点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创新性提出探索建立固废利用行业“厂内+厂外”双循环、钢铁行业“自产自消”、 铬盐生产行业“干法解毒”等“无废模式”。
“磷石膏污染全链条治理”取得成效
湖北省磷矿资源丰富,磷矿资源保有量、年开采量、磷化工产业规模、磷肥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巫勇介绍,“磷石膏污染全链条治理”作为湖北省重点探索创新任务,取得成效,湖北磷石膏综合利用走在全国前列。巫勇表示,湖北先后印发了《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试行)》《关于加强磷石膏库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磷石膏转移环境管理的通知》等法规、文件、规范。建设了磷石膏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磷石膏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监管。
下一步,湖北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落实《三年行动方案》,以三化为原则,以健全完善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为支撑,以五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力求打造“示范引领、重点推进、共同缔造”的“无废城市”建设格局。
供稿: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 李斌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