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省2022 年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全省6个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中的佼佼者,是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样板、“两山”实践创新排头兵,也是当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角。在答记者问环节,崇义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斌详细介绍了崇义县相关情况。
崇义是江西省的生态大县、资源富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3%,生态资源保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崇义县在打造生态产业体系,促进“两山”转化方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崇义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斌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非常高兴利用这个机会介绍崇义县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两山”转换实践探索所做的一些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崇义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领“两山”创新实践,将“生态+”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在崇义生根发芽、落地开花、深入人心。在党中央对口支援革命老区政策指引下,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部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倾心帮扶下,崇义借东风、再发力,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二、三产利用好一产的优良品质,让一产共享二、三产的丰厚利润,实现了农业支撑、工业反哺、服务业赋能的深度“三产融合”,推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创造了“三产融合”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崇义模式。
立足生态谋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坚持一产利用生态,推进绿色农业品牌化。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试点示范,累计认证有机、有机转换产品44个,建设有机食品基地16个。坚持二产融入生态,推进绿色工业高端化。钨产业持续向高端新兴材料发展,钨制品生产技术居领先水平。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盘活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创新的毛竹全产业链。坚持三产服务生态,推进绿色服务业融合化。深入推进“旅游+”多业融合,真正把产品卖出好价钱、为游客提供好环境,相关做法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也是江西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随着“三产融合”的不断深入,崇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价值得到持续释放,“三产融合”受惠农民达6万多人,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生态产业总值突破100亿元,生态经济贡献值超过60%。
崇义“三产融合”,融出了生态环境新优势,融出了绿色制度新体系,融出了产业发展新空间,融出了富民强县新天地。下一步,崇义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崇义生根、开花、结果,让崇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建设美丽江西、美丽中国贡献崇义力量。
(图文/ 周娇 谢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