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良性循环的一把“金钥匙”。
多年来,沈阳市苏家屯生态环境分局学习和发扬“枫桥经验”,“用心用情”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践行“枫桥经验”,率先提出成立“枫桥式”信访服务站。这一举措不仅多元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也做到“服务进村屯、矛盾就地解、与民心连心、生态和谐美”,更好地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生态环境分局。
践行“枫桥经验” 与民心连心
沈阳某水泥公司2008年办理环保审批,2015年通过辽宁省环保厅验收,2018年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排污许可证在有效期内,且生产过程中,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均正常运行。企业建厂十余年来,周边个别村民多次、反复到国家、省、市、区政府、环保和信访等部门上访,反映“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近,粉尘和噪声扰民,要求动迁补偿”问题,并在多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持续投诉,以达到动迁补偿的目的。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苏家屯生态环境分局创新思路方法、严格监管执法、注重统筹协调,工作专班多次带案下访、主动约访、上门回访,并与信访人零距离接触,深入了解投诉人客观诉求。在找准化解矛盾的着力点后,工作专班及时反馈职权内事项的办理和职权外事项协调推进进展情况。
为做好企业监管、做好群众诉求焦点的动态化管理,苏家屯分局不断提高现场检查频次,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把夜间及周末执法检查工作纳入常态化,重点攻坚群众反映的夜间及非常规时段环境污染,做到信访投诉核查工作全天候覆盖。分局多次约谈企业负责人,邀请专家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企业根据分局要求和专家意见,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履行社会义务角度进一步梳理存在的不足,近年来累计投入900余万元,用来完善生产和处理工艺,提升污染防治水平,确保了粉尘、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由于信访人投诉焦点是动迁补偿,再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苏家屯环境分局多次向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并结合案件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苏家屯分局还多次召开信访调度会,积极协调推进企业和所属街道对接,有序开展动迁补偿工作。
2021年9月8日,信访人签订了息访协议。苏家屯分局细致、到位的调解办理工作也得到了企业及信访人的高度认可。
经过不断努力,2021年12月末,企业完成对信访人等7户的动迁现场核量单,预估补偿动迁款350余万元。至此,这起困扰当地多年的因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近导致粉尘、噪声扰民的积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该案中,苏家屯生态环境分局坚持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教育到位、困难诉求帮扶到位的“三到位”原则,使得多年重复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处理,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企地共赢、企业安心、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目的。
发挥网格员作用 妥善解决市民问题
沈阳市苏家屯生态环境分局接到专职网格员转办诉求信息,反映“苏家屯区中兴街道南京南街1188号奥园学府小区门口的三家饭店有油烟,对居民造成困扰”。
接到信访后,苏家屯分局落实《网格员生态环境工作职 责》规定,落实“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要求,专属网 格员落实10分钟响应、30分钟到达现场工作要求,立即带队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到达现场后发现信访人正在现场等待。调查中,考虑到该信访人已经80多岁行动不便,工作人员耐心与信访人进行了沟通,了解其主要诉求。
经了解,由于饭店距离居民区较近,在营业时有部分油烟散出,存在油烟异味扰民情况。找到问题症结后,执法队员本着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化解与信访人之间矛盾的态度,为餐饮单位提出了合理性整改意见:一是将旧的烟道重新设置改造,让排烟口位置尽量远离居民;二是要定期清洗烟道,保障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进一步减少油烟异味对居民的影响。
这一方案得到了居民及商家的认可,整改后,困扰居民的油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餐馆也可以放心、安心地经营,形成了企业和百姓“双赢”的局面。
有访必接、接访必到、到访必果,是苏家屯分局信访工作的准则。
面对信访案件,苏家屯分局处理迅速、精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对待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解决,把问题吸附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真正把每一件信访事项办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做到了“历尽千辛万苦,费劲千言万语,走进千家万户,梳理千头万绪,实现千真万确,功在千秋万代,践行两邻理念,发扬枫桥经验”的信访原则。
文/沈阳市苏家屯区生态环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