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日前,围绕“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中国环境监察》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
《中国环境监察》:联泓新科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郑月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是依靠科技创新,将创新成果应用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关于联泓新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情况,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1、20、200。
第一个数字是1。2024年,联泓新科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信息化提升等方式,大幅提高了装置运营效率,物耗、能耗水平大幅降低,实现了智能化物流管理,综合创造效益超过1亿元。
第二个数字是20。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研发人员比例接近20%,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约5%。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包括固态/半固态电池材料、芯片先进封装材料、湿电子化学品、生物材料、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特种光学树脂等,应用于新型储能、芯片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公司将加大投资、加快速度,推动技术成果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新动能。
第三个数字是200。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公司战略2.0的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间,公司投资超过200亿元,布局了10多个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项目,主要有:新能源材料项目,包括光伏材料、锂电溶剂和添加剂、锂电隔膜材料、钠电材料等;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包括聚乳酸和PPC等;半导体电子特气项目,包括超高纯氯化氢、氯气等。上述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公司将形成在多个新材料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的跨越增长。
《中国环境监察》: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联泓新科将如何积极推动我国新材料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郑月明:绿色化是联泓新科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公司通过布局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节能减排降耗等实际行动,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产品方面,公司布局有光伏材料,锂电池、钠电池、固态和半固态电池材料,可以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助力。还有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对环境比较友好,助力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绿色工艺方面,公司锂电溶剂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产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以起到固碳的作用,每年可消耗二氧化碳约8万吨。
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公司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对生产装置开展了一系列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和改造,实现能源互供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能效水平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显著。